中国酒庄网网,中国酒庄文化价值表达第一门户网站。专注服务传播中国白酒、红酒、黄酒等中国代表性酒种的中国名酒新资讯、新发展、新思维。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酒庄网 > 特别推荐 > 正文

从品牌“明”争到香型“暗”战 “大”清香如何归来?

2019-12-09 09:57   浏览量:12218     来源:佳酿网

  知识爆炸、产业迭代,这是一个抛弃你连再见都不会说的时代。

  尽管白酒产业属于那种稍微变得“不那么快”的产业,但放在时间的长河中:从70年代的清香老大到90年代的浓香为王,再到目前的酱香井喷,品牌的背后是品类,而12大国标香型则是品类最重要的维度,其中尤以浓清酱三大基础香型为盛。

  时至今日,酱香迎来二次井喷风口,以高溢价的结构化在全国攻城略地;浓香抱团回归大国之势,各种创新亚品类丰富多姿占据行业主流。有专家表示:在当前白酒行业竞争减量竞争的大盘下,已经从过去单纯的品牌之争进入品类的较量,香型暗战更成为撬动行业格局演变新的推手。而既少了一些锋芒,又在规模上不占优的清香未来怎么办?发展路径是什么?

  无独有偶,就在前不久,以汾酒为首的山西清香型酒企举办了一场“清香献礼”活动,将“清香合唱”的声量再次抬高,行业目光再度聚焦于清香这一品类。枪口抬高,已经充分意识到抱团的“大清香”如何能“更大”?这是酒说所重点关注的:

  1、香型争鸣时代下,大清香“现象”之变

  追溯清香品类发展历程,清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发展过程中衍生流派最多的香型。根据酒曲不同,清香型白酒划分为大曲清香、小曲清香和麸曲清香。大曲清香代表的主流品牌有汾酒、汾阳王、宝丰、黄鹤楼等,小曲清香的典型代表有江小白、湖北劲牌小曲酒、云南玉林酒等,而以牛栏山、红星为代表的传统二锅头(有部分产品是大曲清香)则是麸曲清香的突出代表。从大清香品类的角度而言,衡水老白干、青青稞酒也属于这一阵营。从分布来说,清香白酒集中分布在北方区域,在南方省份零散分布。

  上世纪70年代,在粮食短缺的社会背景下,以出酒率高、产量多的清香白酒坐稳了中国白酒香型老大的位置。1979年,在评出的17届全国名酒中,汾酒、黄鹤楼、宝丰上榜名单,但与浓香名酒资源相比,清香白酒占据三个名额并不多。到了90年代,名震一时的假酒风波,让清香白酒光环渐失,一度跌近低谷。之后,清香白酒虽走出了泥潭困境,但也不复往日光辉。

  但随着今天白酒行业进入香型争鸣之际,属于清香白酒的新时代在缓缓拉开帷幕:

  2017年,清香型白酒产量较2010年增长了37.3%,市场销售收入较2010年呈现翻倍增长。无论在产量还是销量上,清香品类的存在感正变得越来越强,清香回暖升温已成为一种趋势。

  聚焦到品牌来看,近些年,伴随汾酒、牛栏山先后跻身百亿俱乐部,清香品类酒企加快崛起步伐,在行业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的“戏份”。从汾酒文化走向全国到牛栏山浸染全国市场,从衡水老白干放大品类价值到江小白成功突破20亿,从黄鹤楼发布大清香新品到宝丰启动一系列市场攻势,从这背后,可以清晰看到清香白酒品类在迎来复兴的曙光。

  清香品类为何在此时会迎来新的回暖迹象?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杨光认为,在很长时间内,浓香占比白酒市场主要份额,而随着消费者对口感诉求变化,消费者对品类香型有转化的需求,清香品类在重新回归到消费者的选择当中,例如在北京、山东、河南等地,喝清香型白酒的消费者越来越多,清香型白酒市场覆盖面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清香品类曾占据白酒市场70%的份额,对于北方消费者来说,很多人依然保留着对清香白酒的品类记忆,这是清香品类与其他品类相比来说,一个很有利的优势体现。

  此外,从清香品类本身来说,清香白酒酒体更为纯净,更好入口,这是清香品类所构建起的一种壁垒优势。而这种特点也吻合年轻消费者的口感需求,未来随着消费群体的迭代,预测清香白酒的市场扩容还将呈现进一步的上升趋势。

  2、清香升温背后的“冷思考”

  在行业进入香型争夺战的背景之下,中国清香白酒正迎来新的“时间窗口”,在谋变中前行。但在清香品类复苏的背后,也还存在一些局限与短板问题,制约了清香白酒产业的进一步壮大与发展。

  从产区的视角分析:一直以来,川酒浓香,黔酒酱香,苏派绵柔都形成了一定的产区集群认知,但大清香产区的集聚效应还并未凸显。从中国的香型版图来看,中国的清香白酒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地区,但各省酒企零散分布,且声势相对不高,除山西外,消费者对其他省份清香酒企认知还远远不够。整体而言,在清香白酒核心分布带上,产区优势没有更好发挥出来,产区定盘能力不足。

  从品牌影响的角度看:目前清香白酒的主产区和主销区基本上聚焦华北地区,在这一地区分布着国内主要清香品牌,如汾酒、衡水老白干、宝丰酒和以牛栏山、红星等为代表的二锅头品牌,它们在当地无疑都具备较强的品牌号召力。但如果从品牌对品类影响的程度来说,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品牌力方面,清香酒企在全国影响的范围受到一定的局限。举例来说,在中国白酒TOP前10品牌座位中,仅有汾酒与牛栏山纳入其中,其他大部分清香品类品牌还处于二线地位,销售范围也基本上在本省和周边地区。即使像汾酒过百亿的企业,其中一半份额目前还归功于省内。衡水老白干、宝丰这些品牌也囿于省内市场精耕,省外销售比例还很低。可以说,目前大清香品类阵营的整体品牌实力还不够强大,真正走向全国化市场的品牌也更是寥寥无几。

  其次,品牌梯队建设不明显。从清香白酒企业规模来看,除了汾酒与牛栏山过百亿外,其他酒企体量均不大。杨光认为,清香型白酒没有形成像浓香白酒那样的规模组团优势,例如,在浓香型白酒阵营中,既有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剑南春等超人品牌,也有舍得、水井坊等强人品牌,而回到清香白酒企业来看,这种品牌梯队的局面显然还尚未形成。

  此外,价格带偏低,缺乏高端品牌引领。在高端白酒市场,清香白酒的占位还不够。一方面,在高端领域中,还未出现清香型的超级大单品;另一方面,在消费者对清香型白酒市场认知中,中低端产品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整体而言,清香白酒在高端引领不到位,消费者认可度低,这对其发展造成了一定价值感缺失。

  再者,从行业发展的层面分析:清香白酒品类在细分上,得到了充分的培育与发展,大曲清香、二锅头、老白干、青稞酒、小曲清香等“个性”品类繁多,但很长时间以来,大都处于单打独斗,各说各家,分化了清香品类的优势特点,淡化了消费者对清香品类的整体辨识与认知。

分享到:

上一篇:酱酒疯了 还是人疯了?
下一篇:把酒三万场 黄金再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