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9 13:57 浏览量:27698 来源:中国名酒庄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第三批绿色制造名单。其中,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南厂和燕京漓泉公司入选该名单,被授予“绿色工厂”荣誉称号,这也是我国啤酒行业获批3家企业中的其中2家。
如今,燕京啤酒经过39年的发展,已经从当年投资643万元、年产1万吨的小型啤酒厂,发展成为旗下拥有遍布全国18个省市的51家啤酒酿造基地和相关附属企业,有形资产273亿元,品牌价值总计达到1458亿元的大型啤酒企业集团。燕京啤酒连续10年进入世界啤酒行业前八名,并成功培育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燕京品牌。
获评“绿色工厂”,是国家有关部门对燕京啤酒多年来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与能源当作企业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推进节能、高效、环保、清洁以及再利用的多项技改工程,使企业在保持较高发展速度的同时,较好地促进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肯定和褒扬。这也是燕京啤酒继2005年9月被有关部门评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之后,获得的又一项环保方面的荣誉。
近年来,燕京啤酒作为业内的绿色工厂,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不断改进,以环境友好为目标,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
绿色厂区贯穿环保理念
燕京啤酒工厂的建筑设计及建造始终贯穿绿色环保理念,建筑满足国家或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厂区内车间主体结构均为钢桁架结构,车间外墙面及屋面采用良好的保温隔热及防水材料,全面设置保温层,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及通风。
向阳面的窗户,尤其是东、西向窗户,采用热反射玻璃、反射阳光镀膜等,以及各种固定或活动式遮阳等有效遮阳措施,以减少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满足标准要求,并通过对办公场所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危险品仓库、有毒有害操作间、废弃物处理间均已独立设置。
绿色工艺打造绿色产品
燕京啤酒倾力打造内外部可信的技术标准,强化工艺过程管控,创建的技术中心具有CNAS认可资格,建设有完善的啤酒酿造基础研发平台,涵盖理化测试、生化研发、微酿中心等3个重点研究中心。其中以检测、新型分析方法的开发为主要任务的理化测试中心,在国内同行业中属于先进水平。
技术中心目前拥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脂肪分析仪和啤酒自动分析仪等高精密国外先进仪器,同时开发了一系列用于啤酒研究的分析方法,使产品质量的控制与监测完全达到了CT和核磁共振的水平。
微酿中心是燕京啤酒新产品创新的转化基地,拥有100L、800L的两套先进的生产线,拥有世界上较先进的啤酒酿造全套设备。每年承担1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项目,具有很高的新产品研发能力。
燕京啤酒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结合生态、节能、减碳、可持续工作理念,强化尽量减少所使用材料的种类,以便于产品废弃回收,减轻所用材料的重量,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生产过程中减少消耗品的种类和消耗量,提高回收材料或可再生材料所占比例,采用易拆解和再循环的设计、便于产品在废弃过程中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
经过不懈努力,燕京啤酒系列产品陆续获得“绿色产品”称号。
绿色能源实现节能降耗
为了加强能源管理,减少能源的消耗,促进能源的节约,大力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在产品策划时考虑用能耗低的材料、工艺和设备,燕京啤酒进行技术改造,将燃煤锅炉改成燃天然气,并利用自产沼气加热替代部分天然气,进行工艺、设备和技术节能改造,实现总节能量14377.03吨标煤;进行实用技术应用创新,实现节能降耗,推行瞬杀无菌灌装技术,瞬时杀菌机没有缸体,并配置更高换热效果的板式换热器,并且其数量、功率大大低于管式换热器,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实施LED节能灯替换金属卤化物灯,日光灯管更换为LED灯管,更换成钟、光控开关等,实现节能降耗。
绿色管理创造绿色环境
燕京啤酒实施并建立了覆盖全过程的关键质量控制标准,强化源头环境影响削减控制、通过料源控制、过程跟踪、制造验证等手段全面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性。通过不懈的努力,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食品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等认证注册,并持续保持有效运行。
未来,燕京啤酒将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聚焦市场,规划多款产品,丰富产品组合。坚定不移地推进制造、质量、人才建设、信息化、党建五大标杆的建设,开展卓越质量体系建设,实现“瓶瓶精品、批批精品”的质量目标。从啤酒生产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入手,进行对标和看齐,打通从需求构建、生产过程控制、物流管理一体化的产销链条和溯源体系,实现从啤酒“制造”向“智能酿造”升级,打造“智慧燕京”。围绕绿色制造,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中,把绿色发展、社会责任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积极运用自身的能力和影响力,调动社会多方资源,坚持循环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祖国的绿水青山和生态文明建设增光添彩。(中国食品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