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08:58 浏览量:24607 来源:中国酒庄
浓香、酱香、清香,作为中国酒的杰出代表香型,造就众多品牌群芳璀璨。当前的酱酒热潮,也是消费需求时代的一种现象,各种香型美酒的存在,给予我们美好生活的更多享受体验。浓香酒的芳香浓郁,酱香的回味悠长,清香的余味爽净。。。通过观、闻、品、评,给予我们美好的享受。
在10月11日山东济南举行的“对话新品类 把脉新机遇--中国酒业营销创新高峰论坛”上,中国白酒界泰斗、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专家组原组长梁邦昌发表自己对香型发展的观点。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专家组原组长梁邦昌
梁邦昌认为,任何营销创新、营销策划都必须以品牌为基础,而品牌的背后是品质,必须建立在品质的基础之上,有品质作为支撑。当然,只有品质没有营销的创新也不行,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对于品质与营销,梁邦昌有两个观点:一是传承创新,二是内外发力。其中,内外发力是指白酒生产链内生动力和营销发展的外力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品质源于工艺,成于勾调。因此,所有搞市场、搞营销的人都应该了解自身品牌的工艺特点,并把这个纳入到营销体系当中。
梁邦昌认为,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品质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其中狭义就是质量。而广义的理解则是特点、势点、卖点,这三点能够上一定的水平,企业就具备了成为区域性一线品牌的基础。
梁帮昌曾经说过白酒业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应该重视“五化”和“两策”的观点。“五化”就是香型多元化、品牌个性化、品种差异化、表述多样化和弘扬白酒文化;“两策”就是内生性动力价值爆发点策略和对立面策略。
在肯定酱香酒的独特性和优越性的同时,也不应贬低其他香型,因为香型多元化始终是白酒的消费现实和发展方向,这是基于三方面的事实。
一是近代我国三大香型经历了三次大流转,建国初期及此前的百年,除了川贵两省外,南北东西大多是清香酒的世界,到60年代,浓香酒从四川向全国扩展,历经30多年。到90年代,浓香酒已经开始占全国白酒总量的70%,当时甚至有些清香及酱香大酒企也出品浓香或有浓香成分的品牌,及至最近20年,酱香又从贵州向全国流行,迄今盛况未有穷期。
上述历史证明,香型的流行和流转具有周期性,90年代浓香型即使势如破竹,亦不可能压抑其他香型的存在和发展。
二是白酒终归是个嗜好品,而嗜好品有两大特性,即各有所好和趋众流行,前者具有普遍性,后者则有周期性。人民对美的生活的向往,这种追求就包含有对生活的选择性,流行是阶段性和周期性的,各有所好的选择是普遍存在不会消失的,尤其在饮食上,地域人文的各有所好会长期存在。
三是不同香型,有不同的酿造工艺,生产周期和成本,这决定了它们不同的价格水平和档次以及不同梯度的产品结构。白酒业同仁,不论从事于哪种香型,都应当有职业自信,尤其要把本香型的特点、优点、卖点和文化点梳理出来传播、弘扬。未来,香型大品类之间存在着竞争,但也有其共生共存的基础。
要创新性地去认知白酒文化。长期以来,我们认识的白酒文化包括历史文化、酿造文化、酒道文化和营销文化,其实应加上一个特性文化,特性文化是指其水态火性的兼容、精神物质的双属性,厚积薄发日久弥香的“长寿基因”以及截然相反的应用功效这四大特性。
中国食品报中国酒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