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09:26 浏览量:15842 来源:中国酒庄
文/叶歌融媒传播
作为中国酒类行业“风向标”,今年的成都春糖会也成为白酒、红酒、黄酒“争奇斗艳”的舞台,感受到行业复苏的强劲信号。
回顾历年糖酒会热点,从模式热、青春小酒热、大众酒热,到名酒热、科技热、酱酒热,中国酒类行业一直在向优质品牌、优质产能集中。
中国酒业面对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次春糖会上,专家学者、行业大咖等齐聚一堂,发表真知灼见,为中国酒业指明方向
热点话题一:中国白酒未来将如何?
随着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白酒“国潮”乘势而上,在本届糖酒会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纵观整个酿酒产业,2020年白酒产业以13.71%的产能,完成69.86%的销售收入,实现88.47%的利润。无可厚非,白酒产业成为经济支柱产业。
从现场可以看到,今年白酒参展数量、面积、品类等远超往届,人气更旺,更受客商欢迎。浓香、酱香、清香、芝麻香、馥郁香等多种香型酒百花齐放。
“从白酒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来看,白酒行业经历了产品时代、渠道时代,当前已经步入消费者时代。” 在4月5日举行的“行业新生态 品质新定义——中国白酒品质创新趋势高峰论坛”上,丰谷酒业总经理卢中明表示。
在当前的大健康背景下,“体感”时代已经来到,高端白酒品质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口感方面有优美的醇和度,二是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三是醉酒度低。可以说,“低醉”已经成为当前白酒品质的新定义。
盛初集团董事长王朝成对产品主义崛起的背景进行了解读,他认为,从清香到浓香再到酱香,“我觉得每个酒种的变迁显示了人们对酒的本质追求是要‘找到感觉’,外在表现就是风格的突出明显,甚至口感的浓郁”。
对中国白酒的未来品质发展,王朝成提出两个重要趋势:一是重回多香型的时代,即中国白酒可能进入“大香型——强香型——多香型”并存的时代;二是重资产的老酒时代,即存储时间正变得和精选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品质是基础,品质决定品牌,而中国白酒的竞争本质还是质量的竞争,名酒发展颇受关注。
4月6日,在“双名酒、新战略、迎未来——名酒双沟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上,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表示,白酒行业正进入“白银时代”,名酒将迎来结构性机遇,品质、品牌、文化和规模等竞争优势也将更加凸显。名酒之“名”,要名在以人为本,名在格局引领。
“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名酒始终是榜样,是引擎。随着中国白酒新的品质和价值表达体系的形成,在未来,名酒产区,名酒品牌一定是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
在同日的第三届中国新名酒高峰论坛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认为,无论是新名酒,还是老名酒,中国名酒的核心都在于“质量”和“工艺”。此外,企业还应该耐得住寂寞,用时间去培育品牌声量。
值得关注的是,4月6日的第十四届酒业营销趋势高峰论坛探讨出了白酒行业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增长、个性化消费将崛起、供给端的结构化替代、流通将结构化集中、跨界借力实现品牌赋能,为中国白酒的前进道路指明方向。
热点话题二:“酱酒热”背后的隐忧和策略?
在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看来,当前白酒市场有三大“热度”:产区热,酒类市场份额加快向优秀产区集中;仁怀热,好酒“仁怀酿”备受认同;酱香热,酱酒响应了高端酒类消费的价值诉求,成为撬动市场的强力杠杆。
自2018年起,酱香白酒市场的热潮便如燎原之火席卷全国。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酱酒产能约60万千升,完成销售收入1539亿元。以白酒行业约8%的产能,实现了约27.31%的销售收入和约40%的利润,显示了“酱酒热”的商业价值。
“酱酒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势?酱酒行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在4月5日首届中国酱酒新领袖大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表示,“酱酒热”是“天时、地利、人和”使然,是“大环境”和“小环境”同频共振的结果。
任兴洲认为,从机遇来看,随着国家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消费者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宏观经济政策坚持扩大消费这一战略基点,都将为酱酒行业创造更强劲的市场需求。从挑战来看,酱酒行业面临着品牌和品质、市场定位、文化竞争、行业标准与产品创新、数字化赋能、国际化的挑战。
4月3日上午,春糖第一场酱酒盛会——“贵州摘要·2021中国酱酒大会”召开。面对诸多挑战,目前如日中天的酱酒行业要如何保持热度?金沙酒业董事长张道红给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企业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产能;二是坚持品质为本,只有好品质才有好未来;三是注重人才建设,拥有强大高素质人才队伍才有强劲的机会,才有更大更强的竞争力;四是要努力做好自身品牌特色;五是培育消费者,打通酱酒从渠道热到消费热的最后一公里。
“酱酒企业要做好品质,做强品牌,探索高性价比的市场定位,适合消费者消费习惯与需求的不断变化,坚持用标准诠释风味,用数字化为行业发展插上翅膀,并不断探索国际化。”任兴洲认为。
基于工业互联网思维,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张晖提出新技术加持可以创造新的酒文化,“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能够围绕整个产业进行底层赋能,对酒企数字化转型有重要意义。”
酱酒20强企业、2020酱酒新领袖企业、2020酱酒新领袖人物……对于酱酒来讲,“酱酒新领袖”是行业发展的“向上力量”,是行业标杆。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表示,酱酒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也离不开企业数量更多的“第三梯队”,三个梯队共同携手,保持品牌、品质的高标准输出,构成了酱酒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4月4日的仁怀酱香酒产区品牌推介会上,仁怀市副市长徐钬表示,面对当前酱酒行业的挑战,在提升产品质量方面,仁怀产区有着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仁怀产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生态第一,始终是“两山论”的践行者和推广者。
“第一,质量是企业的根,酱香会以质量体系为引领、为标杆。第二个是要创建品牌,要创建酱香会的品牌,以品牌为引领,做品牌建设,为品牌高歌呼喊。第三,要精准选择,精准把握,这样我们未来的市场一定是我酱香酒的市场。”在4月5日举行的“产区优选·酱香‘供’赢2021茅台镇产区推广会暨酱香会平台分享大会”上,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吕玉华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2021年成都春糖上,酱酒成为当之无愧的明星产业,其未来发展让所有人期待。
热点话题三:中国白酒香型能否满足多元化口味?
北纬30°是著名的“世界名酒带”,世界最好的酒几乎都出自这里。中国境内,贵州茅台镇酱酒核心产区,四川宜宾、泸州浓香核心产区等千亿产区也都在此境内。
在消费升级形势下,中国白酒香型不断丰富自身内涵,以满足消费者口味多元化需求。
作为中国白酒的“产能王者”,浓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占到70%,在中国白酒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白酒进入存量竞争和头部集中的背景下,浓香型白酒的未来机会和出路在哪里?4月6日的2021浓香白酒发展论坛暨“宜宾酒”产品推介会对此进行了探讨。
酒类营销专家、海纳机构总经理吕咸逊分析了中国酒业发展趋势。他认为,“价格带细分”是白酒行业“十四五”增长模式转型升级的关键点,“新格局重构”是“十四五”中国酒业的主流趋势。新形势下浓香型白酒的复兴机遇,在于“认同一个龙头,讲好两大价值,做强三类产品,科普四大产区,创新五个营销”。
以五粮液为浓香型白酒龙头,科学普及浓香型白酒“老产区、老作坊、老曲艺、老窖池”及“分级摘酒、分级窖藏、分级勾调、分级定质”等品质表达;做强高端产品、低度产品和纯粮浓香口粮酒三大产品;推广宜宾、泸州、宿迁、亳州四大浓香型白酒产区优势;以知识科普品质,故事讲好品牌,场景培育消费,稀缺彰显价值,数字营销未来。
宜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政表示,宜宾将围绕“龙头引领、平台破局、产区打造、全链优化”的思路,推动白酒产业提高竞争力,构建长江“零公里”世界最优酿酒生态圈,打造世界浓香白酒核心产区实现新突破。
在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多元化、个性化意识的崛起和强化,消费者对白酒香型的消费需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4月6日,“酒鬼馥郁香 国标新纪元馥郁香型白酒价值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这是自3月9日国家标准发布以来,第11个国标香型“馥郁香型”首次向行业发声。“中国馥郁香型白酒核心产区”正式宣布出道。
从2005年到2021年,从香型确立到“馥郁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发布,酒鬼酒历经几代人奋斗,为中国白酒高标准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馥郁香志存高远——在北纬30度黄金酿酒带上,构建“贵州茅台酱香、四川宜宾及泸州浓香、湖南湘西馥郁香”的白酒地理产区新格局。
对于这个最年轻的中国白酒国标香型,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不吝赞美:“馥郁香国标开新篇,新的馥郁香国标首秀春糖可谓开天辟地。未来预示着酒鬼酒将实现由追跑到领跑的转型。”
“不同香型白酒是适应和满足不同消费者差异化和多元化需求的表现,不论哪种香型都有固定的消费群体,要理性看待当前的‘酱酒热’。”在4月5日的“芝香夜话•中国白酒香型消费趋势”主题沙龙上,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振国说道。
景芝酒业董事长刘全平表示,除了对品质的坚守,景芝多年来坚定不移走芝香高端化之路,持续深入挖掘芝香高端价值,以芝香特有的产品、品牌和独特的品类特点,获得了忠实的消费群体。
“芝香和酱香是姊妹香,工艺有相近的地方,芝香兼有酱、浓、清三种香型精髓,比酱香更爽净、比清香更丰满、比浓香更加绵长。”盛初集团董事长王朝成说。
白酒香型不是本质,香型背后的独特性、差异性和饮后舒适度才是本质,用重资产的方法长期主义把酒质做好,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热点话题四:葡萄酒如何把握“国潮”机遇?
对于2020年的中国葡萄酒行业来说,疫情给予的打击十分显著。2020年中国葡萄酒累计产量达到41.3万千升,比去年出现下滑,但市场潜力很大,发展前景可观。
4月4日下午,“2021第二届中国葡萄酒优质产区工商首脑峰会”在成都举行。作为今年春糖第一场葡萄酒专业论坛,产区、协会、企业三方汇集,共同探讨“十四五”期间中国葡萄酒的发展机遇。
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火兴三表示,中国葡萄酒产业能发展好也必将发展好,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外在物质条件适合做葡萄酒产业,中产阶级扩容将形成巨大市场,“国潮”概念将提高中国葡萄酒的接受度,国内构建双循环、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结构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环境。
天明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天明民权葡萄酒名誉董事长姜明直言,中国葡萄酒的春天来了。他认为,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上升,中国在国际上话语权的提升,从根本上影响了消费者的心智,让消费者树立起“国货不差,国货很好”的观念。
中国葡萄酒发展该如何发展?甘肃省酒类商品管理局局长陈浦提出,振兴中国葡萄酒产业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协会、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行业要抱团发展。国潮之下,给中国葡萄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接近消费者的市场机会,但最终依旧是是要靠中国葡萄酒练好内功,提升品质,做好市场,才能将机遇转化成业绩。
在4月3日的长城葡萄酒战略及新品发布会上,在2020年提出“品质长城”的工作重点后,长城葡萄酒再度拔高了“品质”的战略地位,并围绕这一核心,发布了“长城只出好酒”的战略规划。
中国酒业协会中国葡萄酒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段长青对“匠心酿好酒”进行了解读。他认为,“每个国家对好酒的标准都不同,用一句话来总结,消费者喝了觉得舒服,喝了还想喝,喝了还愿意掏钱买就是好酒,这样的好酒要满足‘香、柔、净、爽、红’几个维度的标准。”
在段长青看来,中国幅员辽阔、产区风土各异,原料特色突出。因此,要通过科学栽培与酿造技术定向塑造葡萄酒风格,酿造消费者喜爱的中国葡萄酒。
中国酒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琦表示,虽然整个葡萄酒行业处于一个较弱周期,但谁能先人一步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创新产品,切合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谁就能在未来发展之路上占得先机。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酒种,黄酒是江浙人舌尖上“家的味道”。除了以绍兴为代表的“麦曲黄酒”,兴盛于“义乌以南、福建以北”的红曲酒也是黄酒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数据显示,2020年黄酒完成销售收入180亿元,比“十二五”末同比下降1.1%,实现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11.2%。从2020年数据看,黄酒营收仅相当于白酒的2%左右,利润仅相当于白酒的1.4%左右。
虽然黄酒行业现在面临诸多问题,但从长远来看,行业前景十分巨大。有行业预测,目前中国健康养生酒的市场总量约为500亿元人民币,未来将达到1000-1500亿元的规模。
4月6日下午,丹溪新品发布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作为高端黄酒的先行者,丹溪酒业现场发布丹溪1327·皇家橙和丹溪1327·朱砂红两款超高端产品。其中,丹溪1327·皇家橙以定价3199元/瓶,再次捅破行业的价格天花板。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表示,当下“黄酒已经进入突破发展的前夜”,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上,丹溪酒业为行业开了一个好头,尤其是在高端市场的发力,对于黄酒行业发展大有裨益。
市场区域化、消费群体局限、企业竞争力弱、产品价格低等产业发展问题,都困扰着浙江黄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转型。浙江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许东海认为,丹溪酒业的诸多创新尝试,使得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也为“浙酒振兴”“黄酒振兴”打造了一个丹溪样本。
值得欣喜的是,健康消费的大趋势为黄酒高端化发展创造了利好条件。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下,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提升,推动了健康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健康饮酒、饮健康酒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